首页
返回

市委机关的秘书

第7章再见梅同学
上章 目录 下章

市委机关的秘书第7章再见梅同学

6、再见梅同学

(内容提要:湔江堰市的虹口乡开发成旅游景区后,我又多次去过这里。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最怀念的居然是梅同学。)

因为我爱人是教育系统的,此后从她那里知道梅同学的一些情况。梅同学5岁才结婚,男方姓田也是同学校的老师;只不过年龄小10多岁。她(他)们有个女儿。梅同学一直在八角庙小学教书。前两年男方以夫妻二人,同一学校工作不方便为由。向市教育局申请调石羊镇乡下,即他自己家所在地的村上小学,以照顾老父老母。

社会通例:两口子一定要奔在一起,而这两口子要分开!实际上这已经是裂痕的表现。我工作忙同时也因为行业不同,无暇顾及不相关的事情。时间到000年后,我已经过知天命之年,工作也不那么累了。湔县也早在1988年就改称湔江堰市,这时候虹口旅游开发搞得热火朝天。我和其他一些人已经去过虹口几次,但还没有去过八角庙。终于一个夏天我们几个要好的人,乘座一辆小车去虹口八角庙。我们先在八角庙小学旁边的,一农家乐预订了午餐然后喝茶聊天。

同行人对古木森森翠竹环绕的八角庙小学,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大家相约去参观一会儿。我自己也对此地有思念之情!当年我和程秘书同行,来这里参加学校的落成仪式,转眼之间竟过去18年?!我仍然只是一般干部。程秘书政治进步快,任过市委办主任、县级市的副书记、书记,这时已经是高过县级的成都市局级领导干部。爱人还是在湔江堰市工作为局级领导之一,不过因为当过党校老师,一般人还是称呼王老师。

暑假期间学校里人少,正好梅同学也在学校。她仍然是身着蓝色衣衫,带我们去学校的乒乓室小坐一会儿。一张乒乓桌的四周,摆放着学生用的几张座椅。我们入座后她还提来热水瓶和茶具,为我们逐个递上一杯清茶,陪我们小坐一会儿。我向梅讲明已经在旁边农家乐预订了午餐,邀请中午一起吃饭!她谢绝了说是陪我们坐一会儿就行了。旁观梅同学她风采依然,和知青第一次见到时差不多。蓝色衣衫下罩着女性的身驱,面部洁净五官端正身材仍然苗条。她的话语还是象在泰安山上,第一次听到一样充满女性的磁力。做为男士当时我的感觉是,能讨这样的女人做老婆,真是享受不尽!她的老公离开此地,自己跑到百里之外的石羊镇乡下学校。不知是否为“入蘭芝室久则不闻其香”?其实当年我多次上泰安山,完全有机会联络上梅同学,只是自己笨错失一桩好事。

听梅同学讲:自己在在泰安当知青几年,其中修公路到1977年。这年恢复高考只考上中专师范,毕业后分配来虹口教书。这段时间说起来简单,算起来可不一般!因为1969年初上山下乡,1978年恢复高考,这差不多就是10年。中专师范是年,再分配来湔县最偏僻的虹口,和最偏远的八角庙小学。一个18岁的姑娘,经过如此这般后已经0岁了!

当年全县上山下乡知青,前后共有1万4千多人。在农村安家和农民或知青结婚的,凤毛鳞角少之又少,原因是经济基础太薄弱。生产队的时候农民或知青,用最大的力气干活。一年下来一个全劳动力,最多分配100元钱!能挡住东西南北那里的风?特别是知青住房家具等,都存在很多很大的问题,农民已经很苦知青比农民还不如。如果女知青嫁农民,好象又于心不甘!这种事全县知青运动10多年,好几千女知青只发生过几例。这样一来梅同学的婚姻肯定是被耽搁了!幸亏她敢于主动出击,找了个小10多岁的男教师,好歹凑成自己的家庭。

梅同学诉说自己的忧虑,她已经50岁再过些年就退休。今后住那里?住学校不应该也不方便,这里每个老师只有间寝室。回城关原父母家里是多子女,兄弟姐妹多没有她的份。自己买房居么?教书0多年的积储还办不到。爱人家在石羊镇乡下,考取中师出来工作后,户口一转就什么也没有了。听说市教育局在城关筹建教师住房,只要是老师都有一套但愿这是真的?我自己虽然在市委工作,但对教育局的具体情况并不知晓,听说后也只能祝愿而已。

这时梅同学的女儿,一个15岁的姑娘走进来。当着屋子里几个她并不认识的客人,姑娘撒娇地抱着母亲的脖颈叫妈。梅同学叫女儿坐椅子上。姑娘自己搬来木头椅子,和母亲并排坐在一起,双手依旧搭在母亲的脖颈上。梅向向我们介绍她的女儿,今年虹口乡的初中毕业,暑假过后开学就上职高。不知为什么姑娘忽然说:爸爸不回来我坚决和妈妈在一起!梅同学红着脸叫女儿,今天有客人不说这些,然后女儿自己出房门离开。

我把梅的女儿,和当年泰安山上味江两队时,见到的梅同学作一番比较。应该说女儿很漂亮,身材、个子、长相都好。只是在我的感觉上,好象不如当年的梅同学。梅心里有准备地说,女儿象她爸爸、也象她爸爸家的人。梅同学转过话题说这学校很好,场地宽学生浪得开。环境好有树有竹,人住在里心情舒畅。教师还种了许多菜。她生活在这里一年四季,蔬菜都接得上吃。但学校今年内就要搬迁!新校址有八角庙街上。她忧虑的是地点很窄,房屋也没有这里多,还要除去一处住房和绘画室。听她这么说我们在坐的几个人都来了兴趣,请梅同学把自己知道的都讲出来。

原来是这回事:有一个外国画家成功人士,他来过湔江堰市印象很好。于是向中国有关方面提出,由他捐助0万人民币的外币,在湔江堰援建一座希望小学。同时在学校为之设置画室和住所,他要定期来湔江堰市,在这所学校居住、创作、绘画等等。因为和中国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会得到创作的灵感!中国的有关方面自然是支持这件事,湔江堰市的领导也把这笔钱转虹口来。现在乡领导决定把学校盖在八角庙街上,工程已经进行一些时候年底就要完工。且不说那地方很窄不安逸!学校搬迁后原址怎么办呢?听说乡上要用来搞开发,要卖给一个什么老板?今后她上街就近了,出学校门即八角庙街。

听完介绍后我们几个为她的高兴而高兴,也她的忧虑而忧虑。快中午了我们告别,离开学校去订了饭的农家乐用餐。她送我们到学校门口,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梅同学了。

不知怎么回事?在写这些文字之前,满打满算我和梅同学就见过这么三次面。每一次都刻骨铭心记忆在脑海中,就象她生活在我身边一样!在去农家乐的路上,回望这校园里的楠木林,我担心今后这些树还能保住么?上世纪60~70年代,湔县时期城里象这样的树,还有比这更大的树都多。其中杨柳河边的县招待所里外,有和湔中同样多、同样大,甚至更多、更大的楠木树和其它树。其中一棵最大的楠木树,高约50米、树冠0米、树径1.5米、树龄千年以上。森林法颁布前这些树多数,都被人们以各原因砍伐掉。只有原市委院落里面几棵,湔县中学里的几十棵保留下来。八角庙小学如果变成其他,那么这些树今后还能保存么?

私有制的时候人们把栽树、护树,当作某种道德。谁家的树长得好,那么这家人的修养也好。解放前这家主人能够当上县参议员,家里的树长得好,可能性是原因之一。公有制后公家的树随便砍,英国社会科学家发现的公林悲剧,反复在中国出现。

我还想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很少有打学校主意的人。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中国产生了为孔孟之道为主的伦理学。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道德为主的社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事无德不成。在道德的作用下,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很少有打学校主意的人。谁要打主意占学校?子孙后代将背负百年以上的骂名。但是也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各类学校才修建得既多又好。下面列举侵占学校的事例,应该只是个案。

那些年由于停课闹革命,党中央曾由主席签字发文,制止侵占学校的行为。另一方面即使发了文件,仍然有侵占学校的事发生,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一桩。

那是1971年初,我在县革委做打字员的时候。某天打印到一份县上文件,要将位于现在瓷厂巷共4亩面积的,外北街小学用来办县瓷厂!我曾经问主办此事的人,中央有文件不准占学校?但对方说现在学校场地多,应该拿来发展经济,今后经济发展起来又可以支援学校。这天下午上班我曾去外北街小学看过,学校是解放前建成的,占地宏阔面积很大。典雅的教室成排的楠木树,宽敞的操场给人舒展的感觉。这时候学校还没有复课,空荡荡的的操场里,一群人正在加班修建高大的烟囱。还有人说赶快修,二天有人喊我们搬;就说机器已经安装好了,要上面拿几十万元才能迁出!

这年5月湔县整党建党重新恢复县委,但由于这还是“十年期间”造反派们仍然还存在。有造反派姓B的头子称,是他给地区某领导打招呼,县瓷厂才没有被地区强令搬迁。造反派对工作的干扰一直到1976年10月,王张江姚被抓起来才停止下来。1971年9月学校复课厂校共处一地,双方矛盾深扯皮不断。学校告瓷厂鼓风机,声响大影响教学;瓷厂告学校的学生影响生产,不断损坏他们的碗坯。双方的控告文件,几乎都是我打印的。1975年的时候,我又打印了县上决定,将县委招待所的部分场地,共8亩面积用来办新建小学。最初有00多学生,学校修的是平房;后来学生达700多人,不得不重新修成楼房。

“5.1”特大地震,新建小学被地震波毁坏;而瓷厂巷那里只是中度破坏,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如果学校仍然在原来地址,毁坏本来不会发生!时下的人如果要责怪谁?那也是办不到的,因为是公家的人办理大家的事。不过笔者认为当年主持这件事的人,下地狱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现在0多年过去,又不知有公家的什么人?要将八角庙小学的场地用来干啥?这时候不但上面有不得侵占学校的文件,而且还有严密周全的法制!但是公家的人要这样做,象梅同学这样的当事人;还有我这样的局外人,大家都毫无办法。我们一行几人在那家农家乐用餐后,又喝茶搓麻将一会儿。回程的时候又路过八角庙街上,我们停车想参观正在修建的新八角庙小学。但看守工地不让进去,说是工地上容易掉砖,万一伤人不好。

大家只好在外面看了一会儿,新学校的场地和现在的小学相比,确实是小得很多!总面积不过5~6亩的样子。我还想这类事如果汇报上去,官冕堂皇任谁见了都高兴。日本的友好人士出钱办起希望小学,日本的画家经常来学校,居住还创作绘画。给孩子们带来山外面、海那边东洋的新鲜空气!八角庙的小学生们有了新学校,和过去相比能够少走几里路就近上学。只是那处数量达1亩的原学校场地,加上许多硕大的楠木树,成片的青青翠竹和幽幽石径。如果乡上招商引资,修建一座象样宾馆什么的?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有这次经历之后我又几次到过八角庙这里,看到街上的新学校是楼房,比部队修建的院落式学校阔气。这里的孩子们就近上学,老师课余时间还能上街确实方便,只是地方比过去窄小。时间到000年后虹口的旅游,加上漂流已经扬名中外,八角庙的街面也比过去华丽多了。八角庙小学已经撤销。学生老师合并到桐麻坎,乡政府所在地的小学。原学校那里桢楠树都在,而且枝叶生长得更茂盛,已经卖出去的院落也没有什么变化。新修了不多房舍,用有些象高速公路围栏的铁件,将整个场地圈住。先后有几拨人在这里办农家乐,其中之一是前面提到的王老师。她提前退休之后也经营过农家乐,据说生意还火爆得很!

还有人曾问过这片地的主人是谁?回答是不知卖给什么人?对方还没有来开发。如同城区附近玉堂镇的“五.七”干校一样,也是不知卖给那们子老板?对方多年也没有开发。也有人说八角庙小学原有地皮,卖给市委办公室了。不知此人说的真话、假话,还是笑话、趣话?此后时间又过去10多年,现在那里也不知怎么样?

从八角庙小街回湔江堰市城区,顺白沙小河往下5公里多,即公社所在地的桐麻。再往下经过一处叫深溪沟的地方,到白沙乡又是10公里多,白沙到城关只有4公里。现在回想1971年到县革委时做过交通员,骑自行车送信和文件,以及后来多次走过这些地方。印象中深溪沟在小河的对岸,沟畔燕子岩上有叫着“猫岩”和“猫碗”的地理古迹。那是两处裸露的石灰岩,“猫”在上、“碗”在下。样子逼真象是一只向下行走,奔赴大碗就食的大猫。不料0世纪80年代初,这里人搞开发卖石灰石矿。为了抢占畦口,有人首先将“猫岩”和“猫碗”用炸药炸掉!90年代湔江堰市转向搞旅游,开山取石的活动停止。上述两处地质古迹,如果能够保存?旅游开发时将成为名胜。虹口乡的人付出代价,不过也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000年后旅游大开发。下面两段诗可以证明:

改革开放前的过去,深溪沟、燕子岩。

玉麦馍馍两边排,中间摆碗蕨基苔。

结婚不用轿子抬,杵着筢筢走起来。

这时小伙长得帅,绿水青山好烧柴。

勤劳农家多和蔼,希望之花要盛开。

旅游开发后的现在,深溪沟、燕子岩。

丛林别墅两边排,中间公路连楼台。

结婚那用轿子抬,大车小车山上开。

这里姑娘最可爱,花容月貌好身材。

深溪沟水流光彩,虹口农家等你来。……。

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位40多岁的山民,在深溪沟拣到一块叫斧楔的山金。按当时的价80多元人民币1克,在银行卖了1万多元,我碰巧知道这件事。首先什么叫斧楔?听这人说就是加固斧头的楔子,小指拇大小这种金就叫生金子。历史上曾经比作为货币流行,经过提取的金子还贵。近代进入市场经济,金子根据纯度按克计价,历史上的这一现象才停止下来。这天下雨深溪沟涨水,该人本来是去城区赶场水挡住去路。“易涨易跌山溪水”,稍等候一会儿就能通过。这时他看到一块闪亮的金属,在一处水冲的石头上。等水退后山民将其拣起来,原来是块斧楔大小的山金!金子这东西只要现身。就几乎有90%以上的纯净度,所以能够在银行换成钱。听此人说深溪沟的山金少,几十年现身一次很不容易遇到。听祖上传说,还有人拣到过比斧楔大的狗头金!按这时的价一只要卖10万元。相对而言玉堂镇的沙金要多一些,同样上世纪90年代,人们也开发挖掘淘过金。笔者的中篇《回忆“.1”干校》有记载,这里就不去累述了。作者想说的“5.1”特大地震,虹口深溪沟是重灾区,人们在那里设地震遗迹陈列馆。地震改变地质地貌,说不定又有斧楔金或狗头金,在这里的河沟现身?时下去虹口旅游的人多,不知谁能遇上好运?

同样000年后市教育局真的在城关筹建教师住房,先后修建了几处教师公寓。市委政府做到给每个教师一套住房!我知道梅同学退休后,也入住了其中一套,其余的就不清楚了。(文庙山居)(未完待续)

上章 目录 下章
本站推荐
每日秒杀:我对钱不感兴趣我家系统与众不同去地府做大佬从东京开始当女神我本初唐荒野直播间异侦实录我在末世当司机跨界刑警我真不是富家子弟啊
相关推荐
都市女秘书契约终止:小秘书别害羞美女秘书长权利顶峰:最强秘书我的秘书是貂蝉漂亮女秘书极品女秘书我的娇美秘书非爱不可掌上天庭